【公共基础知识题库】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2025.04.30)
1. 郭某因故意杀害钱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,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并协助警察破获另一起案件,法院决定为其减刑至25年有期徒刑。则25年刑期的起算点为:
A.被逮捕之日
B.被送往看守所拘留之日
C.判决宣告之日
D.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
1.【答案】D。解析:《刑法》第51条规定:“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,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。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,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。”故本题答案为D。
2. 如果某位公民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,则:
A.无论该公民是谁,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
B.如果该公民是星二代,则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
C.如果该公民是富二代,则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
D.如果该公民是人大代表,则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
2.【答案】A。解析: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特权。如果有人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,无论该公民是谁,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3. 法律事件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,下列属于社会事件的是:
A.战争
B.海啸
C.人的生老病死
D.签订合同
3.【答案】A。解析:法律上所规定的,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、变更和消灭,并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情况,我们称之为法律事实。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。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,以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,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、变更和消灭的事实。比如合同、遗嘱等。法律事件是指以法律规范为要素的、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、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。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。社会事件如战争、暴乱、罢工等,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、人的自然出生、死亡等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(责任编辑:李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