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测言语理解题:解释说明之比喻的妙用
解释说明作为选词填空“出镜率”较高的上下文关系之一,为选项所提供的线索类型也五花八门,但其中一种颇为有趣——比喻。比喻说来倒也不陌生,是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。那么当它们在选词填空中碰撞在一起时,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?接下来就让我们来“一探乾坤”。
一、何为解释说明
解释说明是指上下文之间呈互相解释互相说明的关系。它的定义只字片语,但既然上下文之间彼此解释,那就意味着空意与对应提示是意思相符的,取与题干线索相近之意的词即可。
二、比喻如何妙用
一种修辞手法,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,用具有类似特点的一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,分明喻、暗喻和借喻等多种。当题干的对应提示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那么在选项辨析过程中,我们就不仅仅要看词语的意思是否符合,还可以通过是否有这种修辞手法的呼应作为二次筛选的线索。相较只有词意相符的选项,“意思相符+修辞呼应”这样两者得兼的方为上选。道理已经说得明白,那接下来就通过一道题目带大家小试牛刀。
【例】数学是世界各个地方、各个民族最先发展起来的精密科学。以《九章算术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,同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________,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________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各有千秋 交相辉映
B.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
C.半斤八两 一唱一和
D势均力敌,遥相呼应
【解析】A。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文段论述“中国传统数学”和“古希腊数学”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由此可知二者都有各自的光芒。A项“各有千秋”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,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,符合文意。B项“平分秋色”比喻双方各得一半,不分上下,侧重比较,排除;C项“半斤八两”指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侧重比较且色彩为消极,排除;D项“势均力敌”指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,仍侧重比较,而文段并无将两者比较之意,不符合文意,排除。答案锁定A选项。第二空。照应语境“璀璨的明珠”。“交相辉映”指各种光亮、色彩等互相映照,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,符合对二者“明珠”的比喻,词意恰当。因此,选择A选项。
那么,“ 比喻”在这方新天地的应用,你学会了吗?
(责任编辑:李明)